您现在的位置是:全览 >>正文

被严倍潜N公估的看百从链力重低生态黑马

全览36595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有趣的现象:大家都在讨论TON这个"低调的实力派"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注意到TON也是在去年6月,当时它的价格才0.75美元左右,谁能想到短短半年就飙到了2美元?这200%的涨幅可不是闹着玩的。TON的前世今生说起TON的身世还挺戏剧性的。2018年Telegram团队亲手打造了这条公链,当时可是备受期待。记得那时候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:这可是Telegram啊!坐拥数亿用户的... ...
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有趣的现象:大家都在讨论TON这个"低调的实力派"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注意到TON也是在去年6月,当时它的价格才0.75美元左右,谁能想到短短半年就飙到了2美元?这200%的涨幅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TON的前世今生

说起TON的身世还挺戏剧性的。2018年Telegram团队亲手打造了这条公链,当时可是备受期待。记得那时候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:这可是Telegram啊!坐拥数亿用户的社交巨头要做区块链了!结果2020年SEC一纸诉状,Telegram被迫退出,项目差点就黄了。

好在社区开发者们够给力,硬是把项目接过来改头换面继续干。现在的TON已经完全去中心化了,采用了POS共识机制,交易速度快得飞起,手续费还特别便宜。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特别欣赏它的实用主义路线。

生态应用大盘点

钱包:人人都能用

最让我惊喜的是TON生态的钱包体验。Crypto Bot直接在Telegram里就能用,转账支付跟发消息一样简单。@Wallet更绝,连银行卡充值都支持,简直是为小白用户量身定制的。Tonkeeper和Tonhub这种非托管钱包则给了老玩家更多选择,安全性杠杠的。

DEX:小而美的交易体验

STON.fi这个DEX让我印象深刻,界面清爽得不像DeFi产品,滑点低得感人。TonSwap虽然还在测试阶段,但开源这个特质很加分。DeDust算是后起之秀,现在支持的钱包数量最多,用着特别省心。

NFT市场:别具一格

Disintar让发NFT变得跟发朋友圈一样简单。TON Diamonds的钻石会员制度挺有意思,让我想起了电商平台的VIP体系。最绝的是Fragment,居然专注于Telegram用户名交易,这才是真正把社交属性玩明白了。

其他亮点

TonStake的质押收益稳定在8%左右,在熊市里算很不错了。Ton.Place这个Socialfi项目让我看到了"边社交边赚钱"的可能性。跨链桥虽然现在只支持BSC和ETH,但Orbit Bridge的加入让人期待更多可能性。

未来展望

说实话,TON最吸引我的还是它和Telegram的这层关系。7亿用户啊朋友们!这要是能转化个10%,那都是不得了的事情。虽然Telegram团队已经不直接参与了,但社区开发者们明显在下一盘大棋。

我个人觉得TON是被严重低估了。现在市值才排22名,跟它的技术实力和生态潜力完全不成正比。要是生态继续这样健康发展,百倍涨幅或许还真不是梦。当然,投资有风险,DYOR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Ronin的华丽转身:从游戏侧链到以太坊L2的逆袭之路

    全览

    说实话,当我看到Ronin宣布转型L2的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:这步棋走得漂亮!记得8月15日那天,区块链圈都被Ronin的转型宣言刷屏了。从最初作为Axie Infinity游戏专用侧链,到现在决定拥抱以太坊L2生态,这个决定背后藏着多少行业变迁的密码啊。一个游戏侧链的诞生与重生作为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,Ronin的起起落落我都看在眼里。2021年那会儿,以太坊堵得跟北京早高峰似的,Sky M... ...

    全览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:比特币刷新纪录,以太坊蓄势待发

    全览

    看着比特币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,我不禁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。记得那时我在咖啡馆里盯着手机屏幕,手指发抖地按下买入键,那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至今难忘。加密市场就像个永远充满惊喜的盲盒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开出什么。比特币:强者恒强比特币这次突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。124500美元!这个数字放在三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。现在的走势让我想起2020年底那次突破,当时很多人也在观望,结果错失了最好的入场时... ...

    全览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
    全览

    最近观察以太坊的市场表现,我时常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。那时的ETH还只是ICO热潮中的"燃料",谁能想到七年后,这个区块链平台正在完成一场令人惊叹的华丽转身?质押经济的崛起去年上海升级后,我亲眼见证了质押市场的爆发式增长。现在每4个ETH就有1个被质押,这个数据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债市场的繁荣景象。有意思的是,3-5%的年化收益率正在成为链上金融的"基准利率",就像传统金融中的国... ...

    全览

    阅读更多